中共廣州市委十屆九次全會對未來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城市更新局有關負責人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入貫徹落實全會對城市更新工作的各項決策和部署,市城市更新局將進一步健全城市更新工作體制機制,持續系統地推進城市更新工作。與此同時,廣州多項正在進行中的城市更新項目穩步推進中,泮塘五約微改造示范區建設預計年底啟動;黃埔區港航中心城市更新項目一期計劃2017年竣工,打造華南區域性的港航要素聚集中心,未來將成為廣州黃金岸線新亮點。
項目進展
目前,廣州多項城市更新工作正在按計劃推進中,主要分為人居環境改善和落實城市戰略發展兩大類。
城市更新目標:有機修補系統更新
市委全會對城市工作提出明確目標:優化城市空間、改善人居環境、傳承歷史文脈、發展社會經濟,推進差異化的城市更新。通過對存量用地的開發利用、存量空間的有機修補,實現從建筑、功能、經濟等物質空間層面到人文、歷史、小區鄰里、風俗等非物質層面系統更新,實現社會綜合效益和長遠利益,城市更新將逐步成為城市發展的一項基本策略。
全會也進一步豐富和明確了城市更新的工作內容和具體舉措。一是加強和改善民生,突出老舊小區微改造,改善老城區人居環境。推動老舊社區更新,建設好社區公園,補配套短板、塑街區活力,促進老城區控量提質,構建15分鐘社區步行生活圈。提升適宜居住的城市品質,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適、更幸福。二是推進低效存量建設用地再開發,促進老城區控量提質。開展成片連片舊廠房改造、村級工業園再開發、舊樓宇更新,推動土地戰略整備,促進城市重點功能區建設。圍繞三大戰略樞紐,推進城市更新與產業升級相結合,推動城市更新發展方式轉變。三是因地制宜,實施差異化舊村更新、城中村改造和城鄉結合部整治。重點功能區舊村以全面改造為主;非重點功能區舊村以微改造為主;城郊與生態保護區舊村以打造特色小鎮為主;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注重保護和活化利用。圍繞差異化城市更新,實現歷史建筑活化和人文和諧。
貫徹落實:推進事權下放創新融資模式
市城市更新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入貫徹落實全會對城市更新工作的各項決策和部署,市城市更新局將進一步健全城市更新工作體制機制,形成各級政府、市場、土地權屬人共同推進城市有序更新的合力,持續系統地推進城市更新。
一是完善工作機制。厘清市、區政府職能分工,推進事權下放,市層面做好統籌指導監督,放管結合;區政府充分發揮城市更新第一責任主體的作用。搭建國有企業為主體的城市更新實施平臺,鼓勵國有企業參與。老舊社區微改造強化公眾參與,實現共建、共治、共管、共享。
二是加強政策鼓勵和創新。實行微改造、舊樓宇更新備案制。創新老舊小區、舊樓宇更新的規劃、建設、消防政策和技術標準。通過補償獎勵,鼓勵土地權屬人將土地納入政府整備更新或自行改造發展總部、科技、電子商務等產業。支持符合條件的舊樓宇改變功能,發展樓宇經濟和政策鼓勵的公共設施。三是創新城市更新融資模式。設立城市更新基金,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土地整備。四是加強工作統籌。制定老舊小區更新等工作方案和行動計劃,明確城市更新各項任務的實施路徑,確保不折不扣地落實全會對城市更新工作的各項部署。
黃埔港航中心
一期明年竣工
黃埔區港航中心項目屬于落實城市發展戰略類,項目共分兩期,一期(物資倉地塊)用地面積1.51公頃,總建筑面積約14.04萬平方米,預算總投資約16.16億元。項目二期(機修廠地塊),用地面積約7.08公頃,預算總投資約49.42億元。
項目一期通過“自行改造、補交地價”的方式進行改造,項目二期通過“公開出讓、收益支持”的方式進行改造。項目通過改造淘汰落后產能,依托廣州港口航運業基礎,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引入國際大型航業企業,集聚航運物流、信息服務、港口貿易等產業和服務,力爭成為華南區域性的港航要素聚集中心,打造廣州黃金岸線新亮點。
項目一期于2013年5月開工建設,計劃2017年竣工。項目二期已取得《規劃設計條件》,完成土地出讓,目前正開展辦理立項和規劃國土報建手續。
泮塘五約:6成危房已拆清
荔灣區的泮塘五約同樣是需要進行環境整治的老城區,但還要兼顧對歷史文化的保護。泮塘五約地處荔灣區中山八路以南、泮塘路以西,是一座有著900多年歷史的嶺南古村,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采取以政府為主導的微改造模式,完善社區的公共配套服務設施,保護及修繕重要歷史建筑,適當地改造和活化公產建筑,結合立面整飭和街巷景觀設計,整體提升五約村的風貌。根據改造任務安排,泮塘五約微改造已先行啟動危房應急搶險工作,目前,應急搶險工程中的危房排險拆除和清理工作已完成60%。年底啟動五約示范區工程建設(即五約一期工程)。
仰忠社區:微改造初見成效
在老城區居住環境整治方面,位于北京路附近的珠光街仰忠社區微改造正在推進中。仰忠社區位于珠光路以北,是典型的老廣州住宅型社區。項目扎實推進老舊社區改造公共設施、改造老舊房屋、改造人居環境、落實物業管理等“三改造一落實”工作,營造“干凈整治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
在市更新局等單位的指導下,初步制定了仰忠社區微改造建設指引、“三線三管”整治標準、老舊房屋外立面和樓道整治標準等,使復雜的改造內容程序化,模糊問題具體化,為提高改造效率、保證工程改造質量打下基礎。目前廠后街87號樓的樓道內項目改造試點已經完成,“三線”改造、“三管”改造分步進行,初見成效,視頻監控等平安建設有序落實。
廣啤雅苑:居民參與微改造
荔灣區大崗元社區廣啤雅苑微改造也屬于老城區居住環境整治項目,廣啤雅苑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原屬廣州啤酒廠職工宿舍樓,存在房屋老舊化嚴重,各類公共設施年久失修等問題。擬投入資金200余萬元,對廣啤雅苑的人居生活環境進行微改造。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已完成立項、設計、圖審,整個改造工程計劃于2016年年底前完成。
為了更有效地解決民生問題,實施改造前,成立了大崗元社區建設管理委員會。建管委以基層黨支部為核心,帶動居民參與,引導居民自發搭建社區自治平臺。委員主要由社區黨員代表、非黨員代表和居委會代表組成,通過公開報名和居委提名的方式產生。經過建管委與居民充分溝通,建管委選取了廣啤雅苑居民樓化糞池堵塞問題作為重點開展改造工作。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