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華南理工大學公布了2016年本科生招生新政,今年全國計劃總數6300人,各省計劃數與2015年基本持平,廣東省各類型考生計劃總數較去年略有增加,具體以各省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為準。
據介紹,對于廣東省普通類考生服從專業調劑且符合相關錄取要求者,文理科前200名可入選華工院士名師“菁英計劃”;文理科前1200名可錄入報考的第一志愿專業(含建筑學和各類教學改革班);文理科前2000名可錄入報考的前4個專業志愿之一。
理科前3500名高考填報的6個專業志愿隸屬不同學院時,可錄入其中之一;理科前10000名可以沖報華工。文科前2500名高考填報的6個專業志愿隸屬不同學院時,可錄入其中之一;文科前4000名可以沖報華工。
今年華工新增三個招生專業(或特色班):材料化學、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卓越班)。根據往年受歡迎程度,華工特別對廣東省普通類理科增加了建筑學、城鄉規劃、自動化創新班等專業計劃數,文科增加了法學(卓越法律班)等專業計劃數。
今年華工對學生的獎助力度持續加大,去年共發放本科生獎助學金3667萬元,獎勵資助面達42.8%,其中各類獎學金獲得比例約為28%左右。今年華工新生獎學金最高提高到10萬元,要求第一志愿報考華工并入學就讀,高考文化成績在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排名前三。
除新生獎學金外,華南理工大學還常年設立了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社會捐贈獎學金、專項獎學金及院系自設的獎學金等幾十項各類獎學金。華工還承諾,學生入校后若專業不理想,有三次轉專業的機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學生在校期間只能轉一次專業。
推出志愿專業“黑白名單”
今年廣東省高考志愿填報有幾大利好———考生人數下降、外省高校招生計劃數增加、一本二本志愿數分別增加3個,這些都為考生入讀心儀高校增加了保險系數。羊城晚報記者昨天從華工了解到,華工還特別推出志愿專業“黑白名單”,考生可事先填報最多2個非志愿專業,這樣即便服從調劑也不會被調劑到自己不想去的專業。
每年專業志愿填報時,考生、家長常常擔心被調劑到無法就讀或不愿就讀的專業。2014年華工通過模擬計算,在更加優化專業設置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受益面,在廣東省實施專業志愿升級版“6+1”政策。2016年將繼續推行理科考生專業志愿“6+2”、文科考生專業志愿“6+1”。
具體來說,廣東省考生在高考志愿填報系統中一批次填報6個意向專業志愿,并在華工招辦網站填報2個理科非意向專業或1個文科非意向專業,將能夠獲得不調劑往非意向專業的承諾,填報時間大約是高考志愿填報結束后5天內,請考生關注。
首年試點綜評錄取加強考“做人” 和昨天剛剛結束的自主招生相比,即將到來的綜合評價錄取備受關注,華工副校長邱學青表示,作為第一年試點,兩者的考查側重點會有所不同。據知情人士分析,自主招生更側重于考查考生的特殊才能,而綜合評價錄取可能涵蓋的能力會更全面。為了體現公平公正,華工綜合評價錄取面試時將特別邀請高中生擔任面試觀察員。在考查模式上,中大和華工也有所不同,據了解,中大采取的是100分制,而華工將采取與高考更相近的750分制。華工的綜合評價錄取規模會不會繼續擴大?邱學青表示,在現在的考試管理條件下很難實現。“因為和原來的自主招生考試相比,綜合評價錄取中高校自主測試的占比大大提高到了30%,這使得高校非常重視和審慎,寧可多花時間也要盡量把學生的綜合素質表現出來,必然會加大考核強度,所以人數不能太多,否則做不過來。”
綜合評價錄取今年第一年試點,報名人數尚未統計出來,中大華工對考查方式和內容都守口如瓶,但邱學青透露,本著“立德樹人”的原則,綜合評價錄取會加強對考生“德”的考查,“不僅考查能力,還要考查做人。”邱學青說。除此之外,考生的獨立、交際、合作、創新等能力都是考查目標。
番禺網站建設新聞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