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海市工商局約談1號店、大眾點評、餓了么、開新二手車、洋碼頭等該市15家知名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針對央視315晚會反映的問題以及近期網絡消費熱點,要求平臺經營者強化法治觀念和誠信意識,自查自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當天下午,2016年上海市電子商務聯席會議在市政府召開。上海市商委主任尚玉英介紹,2015年上海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實現1.64萬億元,約占全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的10%左右,同比增長21.4%。2016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爭取突破2萬億元,增長20%以上。
同樣在23日進行的電商約談會上,市工商局要求各平臺經營者完善主體資質審查制度、杜絕虛假宣傳并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積極配合監管部門打擊虛構交易等違法行為以及加強跨境商品質量管控。
上海市工商局透露,作為網絡商品交易的重要載體,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事關網絡市場健康發展和廣大網絡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經常成為社會輿論的關注點。從目前看,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對申請進入平臺的經營者審查把關不嚴。二是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三是虛構交易、偽造信用評價。四是部分跨境電商對商品質量和信息管控不力。
會議要求平臺經營者抓好自查自糾:
一是要完善主體資質審查制度,加強對入駐經營者相關資質的審查并及時更新,督促并協助網店履行網上亮照義務,對主體資質造假、店鋪照片不實的情況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告,并積極采取措施予以處理。
二是要杜絕虛假宣傳,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平臺要加強對商品和信息的監控,規范網頁宣傳用語,向消費者提供真實透明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杜絕利用不對稱信息賺取差價的違法行為。
三要積極配合監管部門打擊虛構交易等違法行為。平臺要加強技術手段建設,甄別和過濾虛假信用評級,建立黑名單制度屏蔽職業代刷用戶。
四要加強跨境商品質量管控。跨境電商平臺經營者要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嚴格審核品牌授權、商品進貨渠道、商品質量等,保障跨境商品質量,提升售后服務品質。
廣州網站建設新聞來源:澎湃新聞網